河洛总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洛文化研究 > 河洛总论

中原文化与中原文明

中原文化与中原文明

刘玉娥

关于中原文化的特点,不少学者曾作过探讨。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祖根性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帝都文化。中原由于居天下之中,篙岳屹立,濒临黄河,气候温和,适宜农耕,交通便利,有利生存。因此,古代帝王建都多选择中原,上启五帝,下至夏、商、周,延及秦汉以后,在中原形成一个十分密集庞大的古都古城群。史书记载黄帝都有熊,有熊即今天的河南新郑。《大戴礼记》、《续汉书・郡国志》、《元和郡县志》、《括地志》、《路史》、《通鉴外纪》以及《河南通志》均称有熊在新郑,黄帝之所都。祝融氏都都,在今新密古城寨。《路史・前纪八》云:“(祝融氏)都于会,故郑为祝融之墟,其治百年。”夏禹都阳城,在今登封市告成镇一带。《竹书纪年》(古本)云:“夏后氏,禹居阳城。”《汉书・地理志》颖川郡阳翟条臣珊注引《世本》曰:“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水经・颖水注》、《括地志》等均证禹都阳城在今登封市告成镇附近的王城岗一带。王城岗古城与紧相邻的八方遗址实为一处古城址,古城址测年距今400065年,树轮校正,当为4400年左右,为龙山文化中晚期。禹父鲧曾筑三刃之城。王城岗八方古城址可能起码经历了夏代两世君。夏启都阳翟,在今新密市黄台及其附近一带。《穆天子传》载:“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以观夏启之所居。”夏王太康、中康、后弈、夏桀皆都斟,在今郑州巩义市小訾殿附近。《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志》云:“故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乾隆《巩县志》云:“斟在巩县西南五十里,今为罗庄。”由上定位,斟在今巩义西南坞罗河与伊洛河交汇处之小訾夏文化遗址。商汤灭夏后,都商都郑州和西都偃师,后迁、朝歌等,国都始终都在河南中土。周灭商后,初都镐,但武王时已产生迁都伊,近嵩岳之地的想法。《逸周书・度邑解》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曾提出:“自洛延于伊,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天室即太室,为中岳嵩山的主峰。武王认真考察了夏人的居地,决心以史为鉴,建都于“无远天室”的伊洛地区。武王死后,成王命周公营建雒邑成周。东周迁都洛阳。逮之后世,汉、唐、宋都城都在中原。帝都文化是主宰文化,政策、法令、商贸、军事、思想、道德等无不源于此。可以说中国的政治根在中原。这一点是任何其他区域文化所不能比翼的。2.民族精神根。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学者把《易》称为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那么《易》是怎么发展来的?至少要推到人文始祖伏羲。《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在洛地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长期观察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清、黄分明的激流漩涡图形,描绘出先天太极图,即先天八卦。黄帝依此写成《归藏易》,炎帝依此写成《连山易》,周文王依此写成《周易》,世称“三易”。探究《易》的根源就产生在中原的洛地区。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就包含在《易传》中。《易》最初产生于河洛地区,可以说河洛文化一如奔腾东逝的黄河,数千年来,始终滋润着中华儿女,它既造就了汉、唐宏大的王朝气象,又培植了炎黄文化的丰厚底蕴。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朵灿烂的花朵,那么由中原人民创造的中原文化就是这个花朵的花芯。3.诸子百家源起中原。儒家大师孔子为今河南夏邑人,《史纪・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鲁昌平乡陬邑”即今河南省夏邑县。孔子年轻时曾人洛阳问道于老子,求道于洛阳。他平生尊崇周礼,敬慕周公。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到了晚年,身体衰弱,他以没有梦见周公而怀疑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可以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根源于周公。甚至有学者据此认为周公应是儒家真正的鼻祖。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对中国文化思想始终发挥着强大深刻悠久的影响,它的根是在中原。道家鼻祖老子,出生在河南鹿邑,在洛阳作官,专门管理国家图书馆。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在灵宝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五千言经典,其理论学说和学术思想都是在中原的河洛地区形成。《道德经》传于后世,对中国人影响也是极大的。到战国时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派别,世称老庄学派或道家学派。老庄学派与儒家思想并行,影响中国几千年。道家学派的根在中原。在当时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的墨家学派,其鼻祖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墨子主张“兼爱”,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任用贤人治理天下,节省民力,反对厚葬,身体力行,劳己仁民。其文章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对中国人民思想及学术界影响都很大。墨子被毛泽东称为平民圣人。墨家学派的根在中原。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李悝、商鞍都是河南人,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是韩国(都今河南新郑)人。上述几大著名学派,根都在中原。4.姓氏根。姓氏是血缘的纽带。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原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人口曾多次向外播迁,远至世界各地,但是他们都没有忘祖,自称“河洛郎”,每年陆续到中原寻根拜祖。特别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更是受到海内外华人虔诚的崇拜,每年海内外都有许多代表团,到陕西黄帝陵及河南新郑、新密黄帝故里、黄帝宫朝圣。根据一些姓氏研究专家考证:中国56个民族,有11890多个姓,可查的就有8000多个,其中有较大影响的占400多个。在400多个有影响的姓氏中,其起源和郡望在河南的有232个。其中100个大姓中有77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若以人口来说,祖根在河南者占绝大多数。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根在中原,海外华人祖根大半亦在中原。由以上几方面看,中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应该说是祖根文化。

(二)创造性

中原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发挥出了伟大的创造能力,他们依据自己的生存方式,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易经》有这样一段话:“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2在中原地区灵宝黄帝铸鼎原,发现了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具有宫室性质的大房子,四周有回廊,的确是上栋下宇。其他同时期的房子,都是木骨泥墙,墙倒屋不塌的地面建筑。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夯筑技术,出现了原始水泥和人造轻骨料等建筑材料。仰韶时期的房屋建筑为中国五千年民族建筑风格打下了基础。《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集解》曰:“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引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了粟类和稻谷。原始人赤身裸体,夏披树叶,冬穿兽皮,到黄帝、尧、舜时期,人们学会纺织,有了衣服穿,与他们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麻织品和丝织品的衣服原料,这与黄帝正妃嫘祖教民养蚕缥丝可能有一定关系。中国天文历法发现很早,《史记・历书》中说:“盖黄帝考定星历。”《索引》引《世本》及《律历志》均说:黄帝的天文官容飞成子著《调历》。《路史・疏仡记・黄帝》中说:黄帝“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谀区占星,计苞受规;命羲和占日,尚仪占月,车区占风,隶首定数,伶伦造律,大桡正甲子;命容成作盖天;命大容作承云之乐,大卷著之……乃命沮诵作云书,孔甲为史;命俞附、岐伯、雷公、巫彭、桐君处方。”这段话说天文、历法、数律、甲子、音乐以及作书、作史、医药等都是在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特别是“容成作盖天”一句,正与濮阳仰韶文化45号墓“盖天说”形状相符合。《韩非・五蠹》、《吕氏春秋・君守》等都提到“仓颉作书”,作书即造字。《世本》说:“沮诵、仓颉作书。”宋衷注说:“仓颉,黄帝臣。”《世本》还说:“史皇作图。”宋衷注:“史皇,黄帝臣也,图为画物象也。”张澍粹注引《易卦通验》说:“轩辕子苗龙,为画之祖。”上述诸多发明创造,后代文人都把它归到黄帝身上,黄帝是中原地区的盟主,黄帝族团一直是中原的领袖,他开创了中原文化创新的先河。除此之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中都发现了象形文字或符号文字,到了商代的甲骨文,形成比较成熟的中国文字。中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中,到了商周时,发展为高度的青铜文明。铁器的出现,最早也是在中原地区。铜与铁的出现都是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以上诸例,足以说明中原文化具有强大的创新特点。

(三)延续性。中原文化如果从河南裴李岗文化算起,已绵延8000年之久。它从一开始就踏着强健的步伐走来,中间虽经历了时盛时衰的曲折过程,但始终没有中断。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再到河南龙山文化以至三代的夏、商、周文化,延及秦汉及其以后,各朝代文化始终延续发展。即使鲜卑族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蒙古族的大元帝国在中原建立政权,不仅没有使中原文化中断,反而使他们自身受到汉化。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支配下,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自觉接受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原文化始终自成体系,向来不曾被异化、被中断。这一点,在中国所有地域文化中是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仅以龙山文化为例,与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大体相同的考古学文化有: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从发掘资料的实际情况看,其水平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最后有的彻底中断,有的走向低谷。如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其继承者是岳石文化,其文化水平明显地衰退;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灿烂的一支文化,但是它的归宿不知所终,成为学术界不能理解的谜团;石家河文化最后融人中原龙山文化之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尧舜联邦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以上这些情况,有力地说明中原文化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延续性特点。

(四)兼容性。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都有吸收外来文化成就藉以提高自己水平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善于自我继承并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并善于将外来先进文化与本身固有传统融合起来,使之更加辉煌灿烂。如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在黄河流域实际上是多种文化并存,通过战争、通婚、联盟,使各族团之间不断融合。黄帝战胜蚩尤后,并没有将其驱逐或杀绝,而是采取了兼容的态度,他把蚩尤族的领袖吸收到政权的领导层内。《管子・五行》说:“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天时)。”蚩尤是黄帝的敌人,能够任为六相之首,发挥他的长处,的确难能可贵。黄帝族的兼容性为华夏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历经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多元一体格局的华夏族形成。在华夏族的基础上,汉代之后形成了汉族,它继承了兼容的优秀传统,如滚雪球一样不断强大,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反映在考古学文化上,如仰韶文化的分布纵横数千里,西达甘青,东到鲁西,北至内蒙古,南到江汉地区,而海岱的大坟口文化、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也发展到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兼容了其他地区文化的精华,增加了活力,最后发展为独树一帜的河南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文化。进人秦、汉以后,中原文化吸收外域文化的能力更强,却从来没有被外来文化所中断。正如孟子所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3中原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以其恢弘的气度、开阔的胸襟,不断从周边地区文化中吸取营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促进自身发展。这是中原文化又一个突出的特点。

二、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虽也有过暂时的衰微,但是它没有消亡,而是不断走向重振、复兴,其中必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或称之为中原文化精神支柱或者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支撑中原人民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或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刚健勤劳,自强不息

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或中原人民的精神支柱,基本上可以用《周易大传》中的两句话作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健”即刚健,也就是运行不止,坚强不屈之意。“自强不息”包含有积极主动,努力向前,勉励作为,坚忍不拔,绝不懈怠之意。它表现了中原人民奋斗拼搏的精神,表现出一种强健的生命力。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原人民几千年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原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思想源泉。在中华文明中,民族精神的最初历史源头与思想源头,应当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中国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当代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就此问题作过专题探讨,并写有《炎黄传说与民族精神》一文。他提出,过去一般仅把孔子与儒家作为中国文化象征,实际上并不确切,远远不够。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体发展来看,应当充分肯定炎黄二帝是中华文明的最初开创者,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早奠基者。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成型的过程中,从黄帝到殷周之际出现的中华文化元典《周易》,再到孔子开创的先秦儒家,起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儒家最重视人品,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要努力做一个人,同时也承认别人也是人。做一个人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知识、能力。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能力各个方面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自强不息就是要不断进取,努力上进,任何情况下都不休止,包括在强力的威胁下也决不妥协。孔子在中原躬身实践了自己创立的学说。他虽在鲁国做官,但他大半生行走在中原,尊崇周礼,并系统地整理了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和文化遗产,自觉以恢复周礼为目标。他推行仁为己任,奔走天下,身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注重人为,从不语怪力乱神,讲究实际和效用,看重德行,正身严己,为中国读书人树立了做人的高标准则。孟子继承孔子的学术思想,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与天下人民共忧乐的人生境界。尤其主张做人要有气节,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和孟子站在时代思想高峰之上创立并不断丰富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长时期中始终激励着正直的人士,不断奋进,自强不息。中国知识分子一向看重骨气,为正义而奋争,不畏强暴,不怕挫折,刚健有为,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数悲壮的篇章,犹如一曲曲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崇尚和为贵

“和”文化,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核心,“和”文化最早也应溯源于活动在中原的黄帝时代。《庄子・天运》记载:“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微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大清。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庄子这段话是记述北门成向黄帝请教关于音乐对人心影响问题的,重在说明音乐要“达于情而遂于命”,以人事应天事,应之以自然,使阴阳调和,四时调顺,盛衰依时,太和万物。从黄帝到尧、舜,乃至夏商周三代,可以说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人与天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史传黄帝曾在洛地区(洛水和黄河交汇处)筑坛沉璧,接受“河图”、“洛书”,以天命昭示人事。逮至尧、舜、禹、汤,乃至周成王都曾在洛地区筑坛祭祀上天,向人们宣布天意对人事的征兆。可以说黄帝是最早对天人关系做出思考的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发生极大的转变,形成中国学术史上不可多得的黄金岁月,各家学派都在探讨天人关系问题。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人生比流水,这大概是最早明确地把人放在大宇宙中去思考的例证吧!孟子进一步提出“尽心”、“知性”、“知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人性源于人心,尽心就能知性,知性就能知天。因为人之性受于天,为天之本质,所以知性也就知天。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人之心性与天相通。《易传・文言》更明确地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顺应,作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互相协调,这是一种兼容顺性思想。

从先秦到汉代董仲舒乃至宋、明、清时期,张载、二程、朱熹、王夫之等思想家都讲天人相通。当代思想泰斗张岱年先生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提出“以兼和易中庸”。何谓“兼和”?他说:“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易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唯日新而后能经常得其平衡,唯日新而后能经常保其富有。……古者哲人常言中庸,致停止不进之弊,失富有日新之德。今应以兼易中,以兼和易中庸。”“兼和”思想是张岱年先生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总结,既继承于中国传统,又高于传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胡锦涛主席郑重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主张社会和谐发展,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重和谐、团结、互助,无论国际大环境或是个人工作小环境都要注意营造和谐环境,使中国加快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这些思想和见解无疑是很深邃很睿智也很英明的。

中原文化重“和”,讲究兼容并包。《中庸》云:“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的话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以它平它谓之和”,意谓在某一事物中,存在着众多的对立面。将这些对立的关系作调整,而得其平衡,叫做和,这样就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把相同的事物混合起来,是不能产生新生事物的。《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5《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其实先秦哲学中的儒、释、道各派都是很重视和合的。《易经》上说的“万邦咸宁”,就是天下和合(即“太和”)。这种主张“和合”,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重和谐、团结、互助的见解是很精湛的。

重和,讲究兼容并包,是中原传统人文精神中的精华之一,它体现出中原人的厚重精神和睿哲智慧。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中国发展速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提倡“和合”精神,依然可以把重和精神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与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三)崇德重教,厚生利用

尊崇道德,厚生爱民,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国缺之言曰:“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成公十六年也记载楚国申叔之言曰:“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又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晏婴之言曰:“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这里晋国的缺、楚国的申叔、齐国的晏婴都谈到“正德、利用、厚生”。《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管子》曰:“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再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炎帝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崇德厚生”,是一种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特质,是中原文化精神的又一精髓所在。对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也正是源于对生命的珍视,中原人特别重视德教。周公在总结商何以亡时说:“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7]因此要求周朝统治者要“以德配天”,“用康保民”,将“尊天”与“敬德”结合起来。在武王克纣之前,周本是小国,殷是大国,小国周为何敢取代大国殷的“天命,’?周公的解释是:“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界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8]“天命”是依据人的德来决定辅佐的,如若无德,天命是可以收回的。可见周人也是很重视德教的。

三、中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原文化虽属地域文化,但它不同于一般区域性文化,它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人文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

(一)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核心

在五帝时代,邦国林立,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的文明。如江汉地区文明、太湖地区文明、海岱文明、甘青文明、巴蜀文明、燕山地区文明以及中原文明,但中华文明的源头在中原地区。关于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标准,汇总起来有:文字、会对自然物进一步加工、一夫一妻制、城市、第三次分工、阶级和国家、礼仪建筑、宫殿庙宇、巨型建筑、青铜等。这些标准或称之为要素,与黄帝时代的中原地区文化相对应,基本上都很吻合。即使退一步说,把中华文明源头认定在尧舜时代,与它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原龙山文化。近来文明探源工程确定了四个要点,即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河南郑州市辖区的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的古城寨古城遗址、新寨古城遗址。这就是说,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学术界也把中华文明的源头锁定在中原大地。

国家文明多在国都中体现得比较突出。五帝时代属于邦国文明,夏商周三代属于王国文明,秦汉以后属于帝国文明。这些文明就是中华文明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它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但是中华文明不仅其源头出现在中原地区,而且从它几千年发展史来看,其核心地区也在中原文化圈内。从五帝到三王再到秦汉以后,其邦国、王国、帝国的国都基本上都在中原地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深刻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9]国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国都文化,是中原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中华文明的代表。

(二)中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关于史前中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许顺湛先生在《黄河文明的曙光》一书中归纳为八大贡献:第一,发明了耒耜,使农业跨人锄耕农业新的历史阶段;第二,发明了地下粮仓;第三,发明了半地穴的房屋建筑;第四,发明了编制和纺织技术;第五,发明了烧陶窑;第六,发明了粮食加工工具;第七,发明了乐器;第八,发明了符号文字。从部落联盟到酋邦出现,即仰韶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人类社会文明做出了十大贡献:第一,发明了犁耕农业,为古代文明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二,制陶技术的发展率先走向专业;第三,冶铸青铜的火花照亮了文明社会的道路;第四,家畜的驯化奠定了“六畜“的基础;第五,建筑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模式;第六,衣着服饰是社会文明的风貌;第七,绘画艺术的发明,为社会文明穿上华丽的衣衫;第八,文字的出现是精神文明的催化剂;第九,度量衡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活动的标准;第十,天文、律历、易学的出现是古代文明中科学技术的高峰。酋邦联盟到世袭王朝,即中原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对社会文明也做出了十大贡献:第一,农耕技术进一步发展;第二,建筑技术的新成就,出现夯筑、高台建筑、石灰、土坯等;第三,制造陶器普遍使用快轮,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第四,青铜技术大有提高,并发明了镶嵌工艺;第五,发明了木漆器;第六,制玉工艺飞速发展;第七,文字的发展和乐器的新发明;第八,出现了丝织品;第九,发明了水井;第十,发明了酿酒技术[10]。以上均系中原考古学文化的反映,与史书记载也基本吻合。

哲学思想学术文化的贡献。中原文化中的“河图”、“洛书”、《易经》集中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合”思维理念,一向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文字萌芽于五帝时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它是中国汉字的鼻祖。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直到楷书一脉相承,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对中国的汉字进行了规范。先秦诸子百家形成了不少学派,影响后世最大的是儒、道、墨、兵、杂诸家,他们活动的地域大多在中原地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它的释源是洛阳白马寺,禅宗祖庭是登封少林寺。有影响的汉学、玄学以及北宋的理学都是在中原发迹,自始至终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

名人精英与文化艺术成就。中原群星灿烂,文学艺术达到高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中原地区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赋、唐诗、宋词以及绘画、雕塑等,都达到文化艺术的高峰。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在安阳殷墟发现了她的墓葬。中国最早的女诗人许穆夫人娘家、婆家都在中原。中原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画家、农学家、水利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灿若星辰,其中被后人尊为圣人的有十位,即儒圣孔子、道圣李耳、墨圣墨翟、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字圣许慎以及律圣朱载,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英中的杰出代表,中原人为之感到自豪。

科技发明教育的贡献。天象历法出现在五帝时代,到夏商周大有发展,进人秦汉以后更加成熟。以张衡为代表的科学家首先在东汉国都营建了灵台,这是有遗迹作证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中国最早的铸铜技术和冶铁术的发明,对社会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汉代的球墨铸铁技术早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汉代的叠铸技术、造纸技术、水利机械、制造技术,以及后代的活字印刷技术等,都是首先出现在中原。东汉在国都兴建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学生最多时达到三万多人,给全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揭开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

典章制度形成于中原。典章制度在早期实际上就是礼乐制度,或称礼仪制度,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在国家出现后,它是宗法等级秩序、政治体系和全面的伦理道德规范。礼制是古代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法则,是人们言行的标准,国家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安定。《周礼》、《仪礼》、《礼记》的中心思想是:“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民为极。”11其实这“三礼”便是当时的典章制度。夏商周直至秦汉以后的典章制度,即礼制不断完善以至更加成熟,成为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肯定地说,反映高度文明的礼制,都是在中原地区历代国都中制定的。

李学勤先生在谈到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时,曾不无感慨地说道:“近年考古学的新发展,使许多学者认识到古代文明的多元性。也就是说,古代文明诸因素导源于很多地区的不同文化。这样看,并不排除中原地区的重要意义。十几年前,我为陈显泗先生《中原文物丛谈》撰序,曾提到:尽管我们对各地的考古学文化发展有了新的估计,必须认识到,中原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仍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作用。这是由于当文明产生萌长的时期,中原地区是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枢纽。”①李学勤先生的见解是很客观也很深刻的。

1〕论语・八借〔M〕.

2〕易经・系辞下〔M〕.

3〕孟子・滕文公上〔M〕.

4〕孟子・尽心上〔M〕.

5〕论语・学而〔M〕.

6〕孟子・公孙丑下〔M〕.

7〕尚书・召(M〕.

8〕尚书・多士〔M〕.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

10〕许顺湛.黄河文明的曙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1〕周礼・天官冢宰第一〔M〕.

 

 

 

 

①见朱士光等主编的《历代文献汇典・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3月版。

刊物原载《中华文化论坛》200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