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资讯

第十二届武则天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下

   10月6日下午,第十二届武则天国际学术研讨会移师我校伊滨校区,在蓓蕾剧场进行大会主题发言,研讨会会议代表以及我校师生200余人聆听了大会报告。

 
  大会共有7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大会由何元茂教授、毛阳光主持。武则天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王双怀首先做了《武则天研究一百年》的主题报告。他分四个阶段系统回顾了武则天研究一百年所取得的成果,指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同时,研究也存在重复情况较为严重,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提高创新意识。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王永平《历史记载中的虚构故事:武则天驯服狮子骢》指出武则天驯服狮子骢的故事仅见于《资治通鉴》一书,并且由武则天自述,其真实性是可疑的。而此类故事在唐代佛典中屡有出现,因此该故事可能是信佛的武则天受到此类故事的启发而编造出来的。唐代狮子骢的进贡也说明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我校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在《新出土武周宦官符凤子墓志考释》中认为,新出土的武周宦官符凤子墓志记载了一位经历太宗、高宗、中宗、武周时期政治风云的宦官的生命历程。他由于在武后废黜中宗的政治变动中支持武后而在此后不断升迁,加官进爵,最终成为高品宦官。再结合这一时期的其他宦官墓志,可以看出武周时期宦官群体在宫庭政治中的作用。同时,这一时期宦官介入政治也为玄宗时期宦官势力的抬头埋下了伏笔。
 
  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商春芳研究员《洛阳天堂遗址出土的“摩羯鱼”刻石与武则天的“转轮王”政教思想》则指出洛阳天堂遗址出土的龙首刻石实为印度佛教文化中“摩羯鱼”造像,这一造像和武则天推行“转轮王”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百家讲台知名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教授的《武则天著述考》全面考证了武则天的著作。他指出武则天的编书工作都是在高宗后期进行的,是在北门学士的帮助下完成的。在组织编书过程中,武则天的治国理政、应对危机、掌控时局的能力得以提升,为其临朝称制、君临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介永强教授的《武则天与法藏》则关注了武则天与名僧法藏的因缘,生动展示了政治与宗教势力的互动关系。
 
  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的禹成旼研究员作了〈从《改元光宅诏》的结构与性质来看唐代赦文的变化〉的报告。她提出《改元光宅诏》与之前赦书不同,将17件可以独立成文的赦书放在一起颁布,体现了其强烈的革新意识和急于收人心、临朝称制的心境。
 
  孟宪实教授和日本学者市来泓志教授、王永平教授和李文才教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的评议人,对各位专家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大会报告前,与会专家100余人先参观了我校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文物陈列馆。专家们对中心陈列馆收藏的河洛古代书籍、造像、瓦当、石刻、地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详细地询问文物的来源、年代及性质。当代表们看到六米多长的武则天撰写并书丹的《升仙太子碑》的拓本时,为女皇的文学才能和书法造诣赞叹不已。大家也为中心在石刻文献的征集和整理所作出的成绩感到欣喜。之后,专家们又来到我校中国三彩艺术馆。从唐代三彩艺术到各国三彩艺术、现代三彩艺术传承与创新,大家就被绚烂多彩、造型各异的三彩艺术品所吸引,流连忘返。